【席地而坐】单字解释
地:基本词义 ◎ 地 de 助 (1) 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 [used after an adj.,noun,adverb or verb,etc.to form an adverbial adjunct]。如:他认真地学习;天气渐渐地冷了;有计划地安排生活。又表示动态,相当于“着”。常附在立、卧、坐等不及物动词的后头 后妻向床上卧地不起。——《舜子变文》 (2) 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相看月未坠,白地断肝肠。——唐· 杜甫《越女词》 (3) 另见 dì 基本词义 ◎ 地 墬 dì 〈名〉 (1)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2) 同本义,与“天”相对 [the earth] 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春秋·元命苞》 土乙力为地。——《尔雅·释地》 地生养万物。——《管子·形势解》 (3) 如:落地;天地;地角(地的末端。多比喻极僻远的地方);地宫(帝王墓地放置棺材的地下建筑);地府(阴间);地脉(风水);地遁(隐入地下;入土而逃) (4) 地面;陆地 [g...
坐:基本词义 ◎ 坐 zuò 〈动〉 (1) (会意。《说文》古文作象形字,象两人坐在土上。本义: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 (2) 同本义 [sit] 像二人对坐土形。——林义光《文源》 坐而迁之。——《礼记·曲记》。疏:“坐通名跪,跪名不通坐也。” 退而坐,取屦。——《礼记·玉藻》 受立、授立,不坐。——《礼记·少仪》 武坐致 右宪王。——《礼记·乐记》。疏:“坐,跪也。” 坐行而入。——《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注:“膝行也。”按,坐者,尻也,处也。古席地而坐,膝着席而下其臀曰坐,耸其体曰跪。跪,亦谓之启。跪可言坐,坐不可言跪也。 侯生坐上坐。——《史记·魏公子列传》 坐以待旦。——《书·太早上》 坐如尸。——《礼记·玉藻》 项王、 项伯东向坐, 亚夫南向坐。——《史记·项羽本纪...
席:基本词义 ◎ 席 蓆 xí 〈名〉 (1) (“蓆”的古字。会意。从巾,庶省声。天子诸侯的席有刺绣镶边,故从巾。席用来待广大宾客,故从“庶”省。本义:供坐卧铺垫的用具。后又曾写作“蓆”) 同本义 [mat] 席,藉也。礼天子诸侯席有黼绣纯饰。——《说文》。按,即筵也。方幅如巾,故从巾。 设莞筵纷纯,加缫,席画纯。——《周礼·司几筵》。疏:“初在地者一重,谓之筵。重在上者,即谓之席。” 设之曰筵,坐之曰席。——《礼记·祭统》注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邶风·柏舟》 结发同枕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觉时之枕席。——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席地而卧。——清· 方苞《狱中杂记》 席地倚墙。——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2) 又如:席包(以苇席或高粱篾席制的包);席具(铺垫用具);席户(悬席为户。比...
而:基本词义 ◎ 而 ér 〈名〉 (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bristles on the jaws] 而,颊毛也。——《说文》 词性变化 ◎ 而 ér (1) 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and;furthermore;moreover;but also;into the bargain;if;in case;however] (2) 表示并列关系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4) 表示承接关系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 苏轼《石钟山记》 (5) 表示转折关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6) 表示假设关系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 徐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