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陵下替】单字解释
上:基本词义 ◎ 上 shǎng —— 指上声,“上 2 ”( shàng )的又音 基本词义 ◎ 上 shàng 〈名〉 (1) (指事。小篆字形。下面的“一”表示位置的界线,线上一短横表示在上面的意思。本义:高处;上面) (2) 同本义 [high] 上,高也。——《说文》 宛丘之上兮。——《诗·陈风·宛丘》 施于松上。——《诗·小雅·頡弁》 冬时有嗽上气疾。——《周礼·疾医》 云上于天干。——《易·需》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荀子·劝学》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又如:上荣(飞檐。屋檐两端的挑角);上柽(门框上端的横梁);上漏下湿(形容屋舍破旧,不蔽风雨);上网(系在箭靶上方的绳子);上丹田(道家谓人的两眉之间为上丹田);上下肩(上边和下边,也指左右两边) (4) 上天;天帝[sky] 文王在上。——《诗·大雅·文王》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下:基本词义 ◎ 下 xià 〈名〉 (1)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2) 同本义 [below;under;underneath] 下,底也。——《说文》 在南山之下。——《诗·召南·殷其靁》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豳风·七月》 下声肆。——《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 君臣上下。——《礼记·曲礼》 阴山下。——《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放之山下。——唐· 柳宗元《三戒》 愬至城下。——《资治通鉴·唐纪》 奔倚其下。——《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下元(道教指水中或水府);下溜头(下流头。江河下游);下江先生(下路客人。对长江下游一带人的敬称);下眼相看(看不起人);下路人(居住在长江下游地区的人) (4) 地 [ground] 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为帝之下都。——《山海经...
替:基本词义 ◎ 替 tì 〈动〉 (1) (形声。本作“竝”。从竝,白声。竝( bìng ),二人并立。本义:废弃) (2) 同本义 [discard] 竝,废也。——《说文》。俗字作替。 不替孟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勿替引之。——《诗·小雅·楚茨》 胡不自替。——《诗·大雅·召》 唯独居思念前世之崇替。——《国语·楚语》 謇朝谇而夕替。——《离骚》 (3) 又如:久替(长期废弃) (4) 停止 [stop] 荐可而替不。——《国语·晋语》。注:“去也。” (5) 又如:替手(停手) (6) 消亡,泯灭 [die out] 君之冢嗣其替乎。——《国语·晋语》。注:“灭也。” (7) 又如:替罪(诛灭有罪者) (8) 衰微;衰落 [decline] 风颓化替。——房玄龄《晋书》 (9) 又如:兴替(兴盛与衰亡) (10) 代替[take the place of;substitute] 从此替爷征。——《乐府诗集·木兰诗》 (11) 又如:我替他去;替力(代为出力...
陵:基本词义 ◎ 陵 líng 〈名〉 (1) (形声。从阜( fù ),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夌( líng )声。本义:大土山) (2) 同本义 [high mound] 陵,大阜也。——《说文》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殽有二陵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陵阜陆墐。——《国语·齐语》 鸿渐于陵。——《易·渐卦》 古陵蔚起。——《聊斋志异·促织》 (3) 又 循陵而走。 (4) 又如:陵谷(山岭和深谷);陵谷变迁(高山深谷变换位置。比喻世事变化);陵丘(后高前低平的大丘);陵居(居住在高陵地区);陵隰(山陵和低湿之地);陵阿(山陵);陵衍(高而广的丘陵地) (5) 引申指帝王陵墓 [mausoleum] 乐游原上望昭陵。——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聊斋志异·促织》 举一滴可包陵谷。——唐· 李朝威《柳毅传》 (6) 又如: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