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的诗词(51首)
丰子恺(Zikai·Feng,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光绪二十四年生,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原名丰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丰子恺是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书法家和翻译家。
人物生平
丰子恺者,本名丰润,字子恺,浙江崇德石门湾人也。光绪二十四年(1898)生,有六姊,他的母亲将他生下来后,由于父母亲十分喜爱他,取小名“慈玉”。他在家乡念小学时,有一次,乡下要搞什么选举。小学老师说,乡下人文化低,笔画多的字不好写,为日后考虑,名字应尽量用笔画少的字,因此,“润”字改为“仁”字,老师说,浙江读音“仁”与“润”差不多,“仁”在意义上与“慈玉”的“慈”接近,因此,他的名字就叫“丰仁”了。他就以这个名字进入杭州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师从李叔同学音乐、绘画,从夏丏尊学国文。毕业,与刘质平、吴梦非、刘海粟、姜丹书创中华美育会,办《美育》杂志。又与质平等创办上海艺术专科学校,教西洋美术。
在第一师范时,他因善于写文章,国文常得第一名,很受国文老师单不庵的器重。单不庵觉得在“丰仁”这个单名之外应该有一个双名,而“慈玉”是小名,应另取一个名字。因此单不庵就给他取了“子顗”。后改为“子恺”(“恺”与“顗”同,均为安乐意)。从此,他就取名叫“丰子恺”了。后来写文、作画均用此名。
丰子恺在早期作画时,曾用TK署名。那是“子恺”二字的英文拼写缩写。当时的子读作“TSU”。
丰子恺自幼爱好美术,1914年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绘画和音乐。另一位对他有较大影响的老师则是夏丏尊,他称李叔同对他的教育方式为“爸爸般的教育”,而夏丏尊老师的则为“妈妈般的教育”,这两位老师,尤其是李叔同,对他的一生影响甚大。1918年秋,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后丰子恺曾作文《怀念李叔同先生》以纪念恩师。1917年与同学组织桐荫画会。1919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与同学数人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任图画教师。1921年东渡日本短期考察,学习绘画、音乐和外语。1922年回国到浙江上虞春晖中学教授图画和音乐,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回国后从事美术、音乐教学,曾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美术教授。同时进行绘画、文学创作和文学、艺术方面的编译工作。1924年,与友人创办立达学院。抗战期间,辗转于西南各地,在一些大专院校执教。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4月号首次发表了他的画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1925年成立立达学会,参加者有茅盾、陈望道、叶圣陶、郑振铎、胡愈之等人。1926年,任教职于上海艺术大学。1929年被开明书店聘为编辑。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七七事变后,率全家逃难。1937年编成《漫画日本侵华史》出版。
1939年任浙江大学讲师、副教授。1942年任重庆国立艺专教授兼教务主任。1943年结束教学生涯,专门从事绘画和写作。陆续译著出版《音乐的常识》《音乐入门》《近世十大音乐家》《孩子们的音乐》等面向中小学生和普通音乐爱好者的通俗读物,为现代音乐知识的普及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1946年返上海。出版画册《子恺漫画选》。1952年后历任上海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工绘画、书法,亦擅散文创作及文学翻译。丰子恺,是中国现代受人敬仰的漫画家,散文家。他的绘画,文章在几十年沧桑风雨中保持一贯的风格:雍容恬静,其漫画更是脍炙人口。丰先生作品流传极广,失散也很多,就是结集出版的五十余种画册也大多绝迹于市场,给读者带来极大遗憾。在丰子恺先生的作品中,漫画恐怕是最为著名的了。往往是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意境,比如《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几个茶杯,一卷帘笼,便是十分心情。丰先生的许多漫画,都是以儿童作为题材的,例如《阿宝赤膊》《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会议》和《我的儿子》。读丰先生的儿童漫画,让我们这些所谓的成人都觉得惭愧。什么时候,我们这个世界,能少一些欺诈,多一些执着,多一些自然,多一些淡泊。
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名画巡礼》《丰子恺文集》《丰子恺散文集》等著作。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
丰子恺的散文,在中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的影响。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辞缘缘堂》《缘缘堂再笔》《告缘缘堂在天之灵》《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率真集》《护生画集》(共9部)等。《白鹅》被编入初中一年级、四年级课文、《竹影》被编入初中一年级课文,《手指》被编为初中、小学六年级课程。散文集《活着本来单纯》、《无用之美》丰子恺聊绘画,这些作品除一部分艺术评论以外,大都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
1898年11月9日,丰子恺出生在浙江省崇德县。由于是同辈中唯一的男孩子,他自小时候便被包围在脉脉的温情中,使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发散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易的文字和纯真的画风。
1914年,丰子恺考上了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丰子恺结识了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老师——李叔同和夏丏尊。前者不仅给予他音乐和美术上的启蒙,也在为人处世上为他作了榜样;而后者所提倡使用生动活泼的白话文、如实地表现自己真实的感受的主张,则始终被他奉为圭臬,成为他以后散文创作中的最可亲可爱的特点。在这两位与他情谊深厚的老师那里,丰子恺找到了伴随他一生的三样东西——文学、绘画和音乐。
1918年,李叔同出家为僧,丰子恺自此与佛教结缘。
1919年学校毕业,组织发起“中华美育会”。创《美育》杂志。创办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包括图画、音乐、手工艺各科的艺术师范学校——上海专科师范学校。
1926年,丰子恺参与发起和创办开明书店。
1927年11月,从弘一法师皈依佛门,法名婴行。
1933年,故乡新居“缘缘堂”落成,自此专心译著。
1943年,丰子恺来五通桥卖画,结识指点李道熙。
1975年9月15日逝世。
丰子恺的诗词列表
-
近现代:丰子恺
一猫生二子,相貌都很好。儿童放学归,大家争来抱。
母猫紧紧跟,口中咪咪叫。好似声声说:还我小宝宝。
-
近现代:丰子恺
昼长人寂寂,蜜蜂入我室。飞上小明窗,欲向此中出。
窗上有玻璃,蜜蜂苦未识。奋翅向前冲,脑伤身陨越。
眼见窗外花,其中多香蜜。可怜钻营久,到处都碰壁。
愚哉小蜜蜂,此路不可通。汝欲游庭院,请走此门中。
蜜蜂不解语,管自向前冲。幸有春风来,引导出房笼。
-
近现代:丰子恺
蝙蝠栖古屋,蛰伏过三冬。春夏乘夜出,翩翩飞碧空。
不食人间粟,为人除害虫。人人应爱惜,此蝠与福同。
-
近现代:丰子恺
笼中畜大鱼,浸在河岸边。河流深且广,活水来源源。
专待嘉宾至,烹鱼荐时鲜。此鱼似死囚,刑期尚未宣。
亲友来探牢,再见恐无缘。
-
近现代:丰子恺
放学归来早,慈母相见欢。替儿挂书包,劝儿吃糕团。
忽见书包上,有蚁正盘旋。皇皇如丧家,急急如求援。
此蚁家何在?家在课桌边。偶然出门游,爬上书包缘。
被我带著走,道边几万千。我已安抵家,此蚁还家难。
蚁亦有慈母,正在望儿还。不见儿归来,望眼将欲穿。
念此心不安,糕团难下咽。连忙用纸匣,请蚁居其间。
持匣返学校,送蚁还家园。
-
近现代:丰子恺
花老无风落,阴浓过雨新。故园春色半成尘。正是绿肥红瘦最伤神。
-
近现代:丰子恺
年来学习为生涯,不作诗家或画家。今日无端诗兴发,也来步韵咏梅花。
-
近现代:丰子恺
河渠握别隔天涯,落月停云殢酒怀。塔影山光长不改,孤云野鹤约重来。
-
近现代:丰子恺
阅尽沧桑六十年,可歌可泣几千般。有时不暇歌和泣,且用寥寥数笔传。
-
近现代:丰子恺
也学欧风不喜专,偏怜象管与蛮笺。漫言此是新风格,尝试成功自古难。
-
近现代:丰子恺
仙家住处绝尘寰,也厌人间杀业添。自织藕丝衫子嫩,可怜辛苦赦春蚕。
-
近现代:丰子恺
翩翩双飞鸟,作室高树巅。我欲劝此鸟,迁居南窗前。
鸟说迁不得,近人心未安。若迁窗前住,为恐人摧残。
我闻此鸟语,羞惭不可言。誓从今日后,普结众生缘。
-
近现代:丰子恺
惟汝降生夜,新秋月正圆。和光同德性,纯洁像心田。
廿载甘藜藿,长年共患难。侪辈皆似尔,不用学陶潜。
-
近现代:丰子恺
石屋何轩敞,坐憩心情好。雕像满四壁,如入群仙岛。
身在忘归岩,谁肯归去早?仰卧石床上,碧天净如扫。
-
近现代:丰子恺
与客泛轻舟,容与在中流。一鲤跃出水,向客怀中投。
客心甚惊异,我知鲤所求。我作护生画,尚未将汝收。
今当多绘写,劝人勿垂钩。客喜纵鲤鱼,好去莫回头。
-
近现代:丰子恺
我欲护生物,生物相残杀。檐角有蜘蛛,设网啖蝴蝶。
蝴蝶应解放,蜘虫不处罚。非为有偏心,即此是仁术。
以怨报怨者,相报何时歇。怨恨如连锁,宜解不宜结。
-
近现代:丰子恺
秀水名山入画图,兰堂芝阁尽虚无。十年一觉杭州梦,剩有冰心在玉壶。
-
近现代:丰子恺
江南春尽日西斜,血雨腥风卷落花。我有馨香携满袖,将求麟凤向天涯。
-
近现代:丰子恺
相隔云山相见难,寄将红豆报平安。愿君不识相思苦,常作玲珑骰子看。
-
近现代:丰子恺
蜀道难行景色饶,元宵才过柳垂条。中原半壁沉沦后,剩水残山分外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