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仁的诗词(176首)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主要成就
诗歌风格
黄仲则一生充满悲哀和困顿,他个性倔强,常常发出不平的感慨。所作诗歌,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的情怀,情调比较感伤低沉的作品则最能体现其诗文成就。写得沉郁苍凉,但语调清新,感情真挚动人。他还作有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有些诗写得慷慨豪迈;有些刻画山水景物或人情世态的诗篇也写得细致生动;怀古咏史的诗篇,也能别出新意。后世评黄氏诗多云“愁苦辛酸”,但这只是其诗的一个层面,其古风常具幽、并豪侠气,是学太白而真能得其神者。黄景仁亦能词,词作明白晓畅,擅长白描,但含蓄不够。
黄景仁诗多嗟贫叹苦、啼饥号寒之作,这正是他生活和性情的真实反映,他早著才名,孤高自负,但没有得到所期望的社会地位,故而诗中歌颂“盛世”之作甚少,而刻画愁苦之辞为多,出于在爱情上也未谐所愿,他的情诗也是一片凄清悱恻、无限掩抑低徊。而其山水诗,则虽俊逸清壮,也难藏抑塞愤懑之气,与友朋唱和之作,亦多作不平之鸣。
黄景仁的诗大部分都笼罩着浓重的感伤情绪,这种风格通过他常用的“月”、“酒”、“秋”、“鹤”等意象得到了深化。“月”在黄景仁诗歌中很少成为宁静或闲淡的背景,而是或衬托孤寂、或寄托愤激、或渲染郁结。“酒”意象在其诗中则随着生活的日益困窘,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借以浇愁、籍以表狂、凭以忘世。而“秋”意象的大量使用,则形成了他侍中的“秋气”,即使西风送爽,他笔下的“秋”夜难免淡淡的哀愁,而更多的时候,诗人眼中的“秋气”皆是肃杀、萧条、凋败的象征,用来暗语周遭的客观现实。其诗涉及的鹤,多是“独鹤”、“病鹤”、“笼鹤”、“雨鹤”,自寓之意显然。
表现手法
黄景仁性格上的“狂”,使其词风以豪旷为主导,他的豪词,有的清朗疏宕,平淡高逸;有的奔放舒卷,气度开张;有的大开大阖,豪放悲壮;有的苍凉悲凄,也有的恬淡闲适,但“豪旷”是其词作的主要风格。仲则游览过许多名胜古迹,由于是亲身经历,使得他所作的咏古词充满历史的厚重感;安徽是黄仲则幕府游历生活的起点,词人有生三十五年,就有八年时光与安徽紧密相连。因此黄景仁诗中有着皖文化特色。黄景仁词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挥之不去的哀愁情绪,绝大多数抒发的都是他人生的缺憾感、失落感、忧患感,以及历史的苍茫感,这种悲剧情感是仲则词的主要基调。总之,黄景仁词句句渗透着感人的力量,也渗透着无法掩饰的浓厚的悲剧意蕴。仲则词的艺术表现手法,一是善于运用比兴寄托的手法,仲则词中之寄托处处可见。仲则词中比兴寄托的表现,主要有二种类型:以景寄情和索物托情。仲则词重比兴寄托主要受南宋诸词家和当时词坛的影响;二是善于运用语典和事典。三是仲则词善于化用前人诗句入词。仲则之词几乎篇篇都学习、借鉴了前人诗词的精华之处,他化用前人诗句,尤其是唐人诗句,既能摄前人诗之意韵,又能臻“若自己出”之境。
人物生平
少年孤苦
乾隆十四年(1749年)正月四日,黄景仁出生于高淳学署。朝隆十八年(1753年),丧父,家中叔辈很少,只好由祖母吕孺人监读黄景仁。
乾隆二十年(1755年),随祖父黄大乐从高淳回到祖籍常州,居住在白云溪上游。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应试。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祖父黄大乐去世。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祖母吕孺人去世。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开始写诗。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哥哥黄庚龄去世。同年参加童子试,名列第一,颇受常州府知府潘恂、武进县知县王祖肃的欣赏。
游学江浙
乾隆三十年(1765年),补博士弟子员,在宜兴、氿里读书。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和洪亮吉结交,从此专心于诗,因为母亲年老,从此客游四方谋生以奉养家人。冬,游扬州。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娶妻赵氏,时邵齐焘在常州龙城书院讲学,可惜黄景仁没有师傅,便邀请他来受学,黄景仁为其知遇之恩所感动,便前去受教,不久离去。春,游铜官山。秋,前往杭州,准备参加江宁乡试。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夏,游徽州。秋,参加江宁乡试。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春,游杭州、徽州。夏,游扬州。秋,回常州。冬,拜访湖南按察使王太岳,成为王太岳的幕宾。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春,登衡山。夏,回常州。秋,参加江宁乡试,同年邵齐焘去世,黄景仁认为知己已死,世间已无可留恋,便开始浪游。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春,到秀水,游览安徽,成为太平知府沈业富的幕宾。秋,参加省试。长子黄乙生出生。冬,到太平,拜访安徽学政朱筠,在朱筠的幕中校勘文章。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成为朱筠的幕宾,从师朱筠。三月,与会太白楼,黄景仁年纪最小,穿着白色的袷衣站在太阳的影下,不一会便写下几百字,其他客人都为之惊叹,纷纷放下笔,黄景仁因此名声大噪,士子都争相模仿他的诗。黄景仁又游黄山、白岳、九华。秋,游安庆、六安。冬,游颍州、凤阳。十二月,回常州。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春,跟随朱筠到庐州、泗州。夏,游徽州,到杭州。秋,游徽州。冬,回常州。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春,游扬州。夏,回常州。秋,参加江宁乡试。冬,游虞山,祭拜邵齐焘之墓,又到江宁。
乾隆四十年(1775年),从江宁前往太平。夏,在寿州正阳书院讲学。冬,因为觉得自己的诗没有幽、并之地的豪士的风范,于是决定北上,十二月抵达北京,同年著成《两当轩集》。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应乾隆帝东巡召试,取二等,被赐予二匹缎,任武英殿书签官,任主薄。
穷困潦倒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接母亲和家人到北京居住。秋,参加顺天乡试。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受业于鸿胪寺少卿王昶门下。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秋,参加顺天乡试。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秋,再次参加顺天乡试。同年将家人送还常州。游山东。冬,到北京。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秋,游西安,拜访陕西巡抚毕沅,毕沅对他的才能感到惊奇,款待他,并援助他为县丞。冬,回北京。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春,到吏部等待任官。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三月,为债主所逼,带病离开北京,跋涉太行山,到达解州时病发。四月二十五日,在河东盐运使沈业富府邸中去世,友人洪亮吉为其服丧。
黄景仁的诗词列表
-
清代:黄景仁
望古心长入世疏,鲁戈难返岁云徂。好名尚有无穷世,力学真愁不尽书。
华思半经消月露,绮怀微懒注虫鱼。如何辛苦为诗后,转盼前人总不如?
-
清代:黄景仁
忧本难忘忿讵蠲?宝刀闲拍未成眠。君平与世原交弃,叔夜于仙已绝缘。
入梦敢忘舟在壑?浮名拌换酒如泉。祖郎自爱中宵舞,不为闻鸡要著鞭。
-
清代:黄景仁
踪迹吟场半载同,水西楼下别匆匆。清狂好占溪头月,寥落应怜泽畔鸿。
屐齿青馀三径草,泪珠红入半江枫。酒痕检点春衫在,聚散浑疑一醉中。
-
清代:黄景仁
岁岁吹箫江上城,西园桃梗托浮生。马因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
长铗依人游未已,短衣射虎气难平。剧怜对酒听歌夜,绝似中年以后情。
-
清代:黄景仁
抑情无计总飞扬,忽忽行迷坐若忘。遁拟凿坯因骨傲,吟还带索为愁长。
听猿讵止三声泪?绕指真成百炼钢。自傲一呕休示客,恐将冰炭置人肠。
-
清代:黄景仁
鸢肩火色负轮囷,臣壮何曾不若人?文倘有光真怪石,足如可析是劳薪。
但工饮啖犹能活,尚有琴书且未贫。芳草满江容我采,此生端合附灵均。
-
清代:黄景仁
似绮年华指一弹,世途惟觉醉乡宽。三生难化心成石,九死空尝胆作丸。
出郭病躯愁直视,登高短发愧旁观。升沈不用君平卜,已辨秋江一钓竿。
-
清代:黄景仁
空江落日黯祠门,髣髴云裳涕泪痕。一恸无由恩已绝,两家多故事难言。
千秋杜宇休啼血,万里苍梧合断魂。终古湘灵有祠庙,流传真伪更谁论。
-
清代:黄景仁
美人骏马甫沾襟,遽使江东阻壮心。子弟重来无一骑,头颅将去值千金。
谁言刘季真君敌,毕竟诸侯负汝深。莫向寒潮作悲怒,歌风台址久消沈。
-
清代:黄景仁
片帆昨日下吴头,破浪来看建业秋。九派江声犹入梦,六朝山色已迎舟。
楼台未尽埋金气,风景难消击楫愁。回首燕矶随柁尾,寄声风利不能休。
-
清代:黄景仁
连晨泥饮已千场,触忤文园旧渴肠。灯下故衫交酒泪,风前羸骨战冰霜。
苦吟未必因吟瘦,留病真成养病方。自我体中原小恶,不妨过从话绳床。
-
清代:黄景仁
剑白灯青夕馆幽,深杯细倒月孤流。看花如雾非关夜,听树当风只欲秋。
吴下酒徒犹骂座,秦川公子尚登楼。天涯几辈同飘泊,起看晨星黯未收。
-
清代:黄景仁
平淮初涨水如油,钟阜嵯峨倚上游。花月即今犹似梦,江山从古不宜秋。
乌啼旧内头全白,客到新亭泪已流。那更平生感华屋,一时长恸过西州。
-
清代:黄景仁
三千馀里五年遥,两地同为断梗漂。纵有逢迎皆气尽,不当离别亦魂销。
经过燕市成吴市,相送皋桥又板桥。愁绝驮铃催去急,白门烟柳晚萧萧。
-
清代:黄景仁
语我家山味可誇,燕来新笋雨前茶。瓣香岁展方回墓,画舫春寻小杜家。
北郭买田赊志愿,南山射虎旧生涯。他时风雪如相访,阳羡溪光似若耶。
-
清代:黄景仁
唯遣依人得得来?庾郎家世本崔嵬。半生蹭蹬因能达,百样飘零只助才。
歌到横汾声尽羽,饮从河朔气如雷。柳阴净洗连钱马,曾踏穷边雪窖回。
-
清代:黄景仁
只有乡心落雁前,更无佳兴慰华年。人间别是消魂事,客里春非望远天。
久病花辰常听雨,独行草路自生烟。耳边隐隐清江涨,多少归人下水船。
-
清代:黄景仁
向晓离亭举客杯,青山一路送人来。际天无树知江近,极浦有帆和雨开。
吊古空滩馀战舰,悲秋斜日上层台。故人回首重城外,为报离肠巳九回。
-
清代:黄景仁
白也高楼上切云,巉矶嶪嶪水粼粼。先生去后为长句,海内于今有故人。
我亦能来醉江月,君从何处倚秋旻。临流无限瑶华忆,咫尺风波未可陈。
-
清代:黄景仁
桂堂寂寂漏声迟,一种秋怀两地知。羡尔女牛逢隔岁,为谁风露立多时。
心如莲子常含苦,愁似春蚕未断丝。判逐幽兰共颓化,此生无分了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