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纲的诗词(216首)

萧纲

萧纲(503―551),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萧纲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主要成就

文学
处于梁代后期的萧纲文学集团的诗歌创作最为繁荣,其影响亦更深远。开创了划时代的宫体文学,为宫体诗的最有影响的一位代表人物。对于宫体,这里作一些辨析。所谓宫体,其实可以有狭义、广义两种使用与理解。狭义的宫体是“《玉台新咏》体”,即写美人与艳情的那种诗,这也是中大通三年宫体开始出名时的本义。鉴于狭义的宫体并不能概括以萧纲为中心的文学群体的全部成就,所以,可以推而广之,用广义的宫体文学的概念,来作萧纲文学集团所倡导的诗歌风格体貌特征的总称名。萧纲时代的广义的宫体文学,是对永明体的整合与发展,形成为律体建构史上的关键阶段。萧纲文学集团的成就,以及萧纲的文学论述所反映的文学理想,总地说属于广义的宫体。并不限于狭义的“《玉台新咏》体”的范围。
中大通三年(531),昭明太子萧统去世,萧纲正位东宫,从此成为梁朝中央文坛的领袖人物。晋安王文学集团成为东宫文学集团,这时,湘东王萧绎虽然远在荆州,大略具有萧纲文学集团副领袖的地位。萧纲与萧统同父同母,情义甚笃。萧纲与萧绎不同母,但是,兄弟情好亦甚至。萧纲入为太子之后,当时赋诗作文,常以“曹丕”比萧纲、“曹植”比萧绎。萧纲、萧绎真地象曹丕、曹植主导建安文坛那样携手领导着当代文坛,中大通后期至大同年间,新文学的风气有声有色,流行一时。所以,隋唐之际的论者论宫体诗风的流行,必归罪于“简文、湘东”。魏征《隋书·文学传序》曰:“梁自大同之后,雅道沦缺,渐乖典则,争驰新巧。简文、湘东,启其淫放,徐陵、庾信,分路扬镳。其意浅而繁,其文匿而彩,词尚轻险,情多哀思。格以延陵之听,盖亦亡国之音乎!” 对于萧纲东宫文学集团来说,萧子显(487—535)的加入,是一件不能忽视的事件。萧子显为齐高帝之孙、齐豫章王萧嶷之子,与萧梁皇族同族,辈分与萧纲同,但年长十六岁。子显已于天监年间撰成《南齐书》,《南齐书·文学传论》表明当时子显对文学已经具有非常成熟的见解。将《南齐书·文学传论》与萧纲《与湘东王书》对读,不难发现萧子显、萧纲是一对文学知音。所以,萧子显特别受萧纲赏识,就不足为奇了。子显与萧纲的交往,可考者,多在萧纲为太子之后。中大通四年,子显作《春别诗》四首,太子纲作《和萧侍中子显春别诗》,湘东王绎更和太子,作《春别应令诗》。这组诗都见于《玉台新咏》,是典型的宫体诗。子显于当世有才名,颇自负。中大通五年,萧纲曾经赞叹子显为“异人间出”。《梁书》卷三五《萧子显传》:“太宗素重其为人,在东宫时,每引与促宴。子显尝起更衣,太宗谓坐客曰:‘尝闻异人间出,今日始知是萧尚书。’”萧纲与子显交好,亦见张缵《中书令萧子显墓志》:“储君毓德少阳,情协陈阮。”中大通六年,萧纲主撰的《法宝联璧》成书,湘东王萧绎为作《序》,与修者,《序》作者湘东王绎以下,萧子显等共三十七人列名。萧子显于大同元年去世,与萧纲的密切交往虽然可能只有三年多,但是,这一交往值得重视,不应该被文学史论者忽略。
《玉台新咏》十卷是萧纲正位东宫之初开始倡导宫体诗时的一个配合的作品。该书由徐陵于中大通六年(534)编撰成功。

玄学
文、义之学并称南朝的显学,义学即玄学。与对待诗歌类似,萧纲在玄学上投注的热情也非常大。历史上的梁大同年间,宫体诗风与玄谈讲学之风之盛,大致并驾齐驱。萧纲、萧绎兄弟与其父梁武帝萧衍一起,充当了大同玄风的重大推手。《梁书·武帝纪》曰:“大同中,于台西立士林馆,领军朱异、太府卿贺琛、舍人孔子祛等递相讲述。皇太子、宣城王亦于东宫宣猷堂及扬州廨开讲,于是四方郡国,趋学向风,云集于京师矣。”《颜氏家训·勉学篇》回忆说:“洎于梁世,兹风(引按:玄风)复阐,《庄》、《老》、《周易》,总谓‘三玄’。武皇、简文,躬自讲论。……元帝在江、荆间,复所爱习,召置学生,亲为教授,废寝忘食,以夜继朝,至乃倦剧愁愤,辄以讲自释。吾时颇预末筵,亲承音旨,性既顽鲁,亦所不好云。”《金楼子·杂记上》记载大同五年萧绎自荆州还京师,“其日赋诗”,“其晚道义”。正是一时风气的写照。京师、郡国其它讲学玄辩的事迹,可以参看本谱的相关内容。这种风气,至太清、承圣国难之中仍在延续,萧纲的太子萧大器临刑之前仍在讲《老子》;西魏大兵压境、江陵势如危卵之际,萧绎亦频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真正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或许如前揭《颜氏家训》所说,“倦剧愁愤,辄以讲自释”,玄谈也有消除紧张恐惧的功能。
梁武帝崇佛闻名于史,正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梁朝的佛教主要是佛学,佛学的理论,而非实践的佛教修行,所以,梁朝空前繁荣的佛学,梁武帝一再开讲所推动的佛教讲经的风气,某种意义上,亦可以与玄学的发展联结起来。以本谱所述天监十八年昭明太子萧统讲真俗二谛义,以及萧纲等人的谘问为例,其实就是一场玄学辩论。 历史上西晋亡国,一直有一种说法认为是玄学清谈导致的结果。清谈废事,对于梁朝的灭亡,也有史籍记载直接与玄谈的风气联系起来。《梁书》卷三七《何敬容传》载,太清元年,何敬容迁太子詹事,“是年,太宗频于玄圃自讲《老》、《庄》二书,学士吴孜时寄詹事府,每日入听。敬容谓孜曰:‘昔晋代丧乱,颇由祖尚玄虚,胡贼殄覆中夏。今东宫复袭此,殆非人事,其将为戎乎?’俄而侯景难作,其言有征也。”又有托名陶弘景的诗歌预言玄风再盛终将导致侯景之乱、断送梁朝:“夷甫任散诞,平叔坐论空。岂悟昭阳殿,遂作单于宫。”
与文学藉文字以传不同,玄学重在谈论,多是口头之学,保存不多。萧氏兄弟的玄学著述与成就,今大略可考者如下。《梁书·简文帝纪》记载萧纲《老子义》、《庄子义》各二十卷,《隋志》、《唐志》也有著录,书名、卷数稍异。

学术
萧纲的著述事业,除了前述文学、玄学的成就之外,体现出对杂艺、阴阳五行两方面的较多兴趣。杂艺有《马槊谱》、《投壶经》、《棋品》、《弹棋谱》之作,五行有《光明符》、《易林》、《沐浴经》、《灶经》、《新增白泽图》之作。两部大书《长春义记》、《法宝联璧》都是集合他人共同编著。顾野王《玉篇》系受萧纲之命而作。
萧纲的阴阳五行著作,大多今属道教领域。反映了一时风气。唐初贞观年间,鉴于阴阳五行杂书太多,唐太宗就曾经下令太常集合诸术士一起进行大肆刊定。
精通医术,著有《沐浴经》三卷、《如意方》十卷,均佚。

人物评价

萧纲自幼受徐摛、庾肩吾、张率、刘遵、陆罩等幕僚的文学趣味的熏陶。天监十六至普通元年间(517—520),年轻的萧纲(十五至十八岁)正处于形成文学观念的关键时期,又受到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锺嵘《诗品》等的影响。晋安王府的文学风气的特色也许早已有之,但是,晋安王萧纲成为文学活动的真正的核心,晋安王府的文学集团因此可以称为名符其实的萧纲文学集团,大约开始于普通二年(521)十九岁的萧纲出为南徐州刺史之时。普通四年至中大通二年(523—530)萧纲在雍州刺史任上的时期,萧纲文学集团的活动逐步达到高潮。中大通三年(531),昭明太子去世,萧纲入主东宫,将雍府以来的文学活动推到一个最高层次,萧纲成为京城也即梁朝文坛的中心人物。令人瞩目的宫体诗风是在这时得到正名的,所谓宫体即“东宫体”。萧纲文学集团从这时开始以湘东王萧绎为副领袖,又得著名文人萧子显的加盟。虽然徐摛、庾肩吾这两位早期健将在东宫初期曾先后离开过东宫,但是,宫体诗风愈演愈烈,终梁之世,又不断有新人加入。 写作宫体诗的主张除了与“新变”的文学观念有关之外,与当时整个的历史氛围、与永明体以来文学史发展的趋势也并不矛盾。宫体诗的倡导、宫体新文学观念,与当时文学史实际是可以衔接得上的。宫体诗的基本观念也大致是清晰的:主张“新变”,所以反对复古;主张修辞,所以反对“阐缓”冗长;主张文娱审美的倾向,所以主张“放荡”,主张美文学。

以萧纲为中心的文学群体的活动,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在文学史上有其地位。它推动了文学事业的发展,对于律体的建设及唐诗的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从雍府时期成长起来的萧纲文学集团的后起之秀徐陵、庾信,甚至成为梁朝之后二百多年间文学的偶像。直至九世纪初叶,唐元和年间“元和诗变”的推动者们树立杜甫的典范地位时,才逐步被取而代之。

萧纲的诗词列表

  • 南北朝:萧纲

    高秋度函谷,坠露下芳枝。绿潭倒云气,青山衔月规。

    花心风上转,叶影树中移。外游独千里,夕叹谁共知。

  • 南北朝:萧纲

    花开几千叶,水覆数重衣。蝶飏萦空舞,燕作同心飞。

    歌妖弄曲罢,郑女挟琴归。

  • 南北朝:萧纲

    震德叶灵,年芳节淑。濯伊临灞,荡心愉目。骧骑晨野,挫金晓陆。

    蕙气卷旌,神飙擎毂。层岑偃蹇,耸观岧峣。烟生翠幕,日照绮寮。

    银华晨散,金芝暮摇。绿水动叶,丹距映条。顾惟菲薄,徒承恩裕。

    艺学未优,声绩不树。岂辩河书,宁摛淮赋。徒偶群龙,终惭并驭。

  • 南北朝:萧纲

    舞女及燕姬,倡楼复荡妇。参差大戾发,摇曳小垂手。

    钓竿蜀国弹,新城折杨柳。玉案西王桃,蠡杯石榴酒。

    甲乙罗帐异,辛壬房户晖。夜夜有明月,时时怜更衣。

  • 南北朝:萧纲

    贰师惜善马,楼兰贪汉财。前年出右地,今岁讨轮台。

    鱼云望旗聚,龙沙随阵开。冰城朝浴铁,地道夜衔枚。

    将军号令密,天子玺书催。何时反旧里,遥见下机来。

  • 南北朝:萧纲

    枝中上春并归。长扬扫地桃花飞。清风吹人光照衣。

    光照衣。景将夕。掷黄金。留上客。

  • 南北朝:萧纲

    槐香欲覆井,杨柳正藏鸦。山炉好无比,玉构火窗赊。

    床头辟绳结,镜上领巾斜。铁镬种梁子,铜枢生枣花。

    开门抛水柱,城按特言家。

  • 南北朝:萧纲

    借问仙将画,讵有此佳人。倾城且倾国,如雨复如神。

    汉后怜名燕,周王重姓申。挟瑟曾游赵,吹箫屡入秦。

    玉阶偏望树,长廊每逐春。约黄出意巧,缠弦用法新。

    迎风时引袖,避日暂披巾。疏花映鬟插,细佩绕衫身。

    谁知日欲暮,含羞不自陈。

  • 南北朝:萧纲

    西飞迷雀东羁雉,倡楼秦女乍相值。谁家妖丽邻中止,轻妆薄粉光闾里。

    网户珠缀曲琼钩,芳茵翠被香气流。少年年几方三六,含娇聚态倾人目。

    馀香落蕊坐相催,可怜绝世为谁媒。

  • 南北朝:萧纲

    饯行临上节,开筵命羽觞。回池泻飞栋,浓云垂画堂。

    疏槐未合影,仄日暂流光。园梅敛新藻,阶惠结初芳。

  • 南北朝:萧纲

    灼灼金容,巍巍满月。永被人天,常留花窟。

  • 南北朝:萧纲

    青牛丹毂七香车,可怜今夜宿倡家。倡家高树乌欲栖,罗帏翠帐向君低。

  • 南北朝:萧纲

    精金宛成器,悬镜在高堂。后挂七龙网,前发四珠光。

    迥望疑垂月,傍瞻譬璧珰。仁寿含万类,淮南辩四乡。

    终归一亡有,何关至道场。

  • 南北朝:萧纲

    霞流抱朴碗。

  • 南北朝:萧纲

    影生千叶,花成四柱。塔象单留,龛童双舞。

  • 南北朝:萧纲

    君子怀琬琰,不使涅尘淄。从容子云阁,寂寞仲舒帷。

    多谢悠悠子,管窥良可悲。

  • 南北朝:萧纲

    长安有径少,涂径不通舆。道逢双总丱,扶轮问我居。

    我居青门北,可忆复易寻。大息骞金勒,中息绾黄银。

    小息始得意,黄头作弄臣。三息俱入门,雅志扬清尘。

    三息俱上堂,觞肴满四陈。三息俱入户,照耀光容新。

    大妇舒绮絪,中妇拂罗巾。小妇最容冶,映镜学娇颦。

    丈人且安坐,清讴出绛唇。

  • 南北朝:萧纲

    高台半行云,望望高不极。草树无参差,山河同一色。

    彷佛洛阳道,道远难别识。玉阶故情人,情来共相忆。

  • 南北朝:萧纲

    酬醑半兮乐既陈,长歌促节绮罗人。拂镜弄影情未极,回簪转笑思自亲。

  • 南北朝:萧纲

    校尉开疏勒,将军定月支。南通新息柱,北届武阳碑。

    豫游戏马馆,教战昆明池。银塘泻清渭,铜沟引直漪。

    常从良家子,命中幽并儿。金鞍饰紫佩,玉燕帖青骊。

    车书今已共,愿奏云亭仪。

萧纲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