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普的诗词(385首)

陈普

陈普,字尚德,号惧斋,世称石堂先生。南宋淳佑四年(1244年)生于宁德二十都石堂(今属蕉城区虎贝乡文峰村)。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学家,其铸刻漏壶为世界最早钟表之雏形。

人物生平

“沉字桥”上

在虎贝乡文峰村、梅鹤村一带,有一座造型独特的廊桥,曾经演绎过一段朱熹和陈普的“千古唱和”。话说,当年朱熹在古田杉洋创办兰田书院时,一夏日晌,午路过石堂顿觉得口渴,看到离桥百余米之处有一泉眼,于是下去喝了几口,那泉水居然有墨香味,他意识到“后数十年,此中大儒诞生。”顿时诗意大发,在路过在建的廊桥时,看到木匠并不在,遗有一墨斗和竹笔,便在一横梁上提诗“紫阳诗谶石堂名彰千古”。写罢,朱熹便离开,后木匠师傅以为是什么小孩在此涂鸦,于是拿起刨刀刨了许久,因为墨迹已经渗入木头,故只能将它安装上。因此,当时人们就叫它“沉字桥”。

“千古唱和”

南宋淳祐四年(1244年),“有鹧鸪数百绕屋之祥”,陈普在这里诞生。据说,陈普少年家贫,勤奋好学,聪明过人;五岁在田间见白鹭群飞而过,作《咏白鹭》云:“我在这边坐,尔在那边歇,青天无片云,飞下数点雪”。其师听后,称赞不已。十二岁通晓四书五经。夏日与书友同游沉字桥,见桥亭横梁题有:“紫阳诗谶石堂名彰千古”的上联而无下联,低头思索片刻,便挥毫题对:“玄帝位尊金厥寿永万年”。笔力遒劲,对仗工整。陈普没有想到,此举成就了他和朱熹的“千古唱和”,陈普由此声名远扬。后来陈普听闻苏州大儒韩翼甫(韩是河北赵州人氏,辅广的学生,辅广是朱熹的门生)在浙东崇德书院授课,陈普求学心切,过了一年即往崇德书院深造。从此陈普便成为朱熹的三传弟子。经过多年的刻苦磨砺,他终于精通经史,名闻闽浙。

志不仕元 设馆倡学

南宋灭亡后,元朝朝廷听闻陈普多才,元世祖的谋士刘秉忠三次奏请授陈普为福建教授。陈普以陶渊明自励,三不赴诏。其咏竹诗云:“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意在保持名节,不去钻营取宠。他不肯做官,却回到家乡开办仁丰书院,且在书院中堂悬挂“志不仕元”横匾以明志,如今这块牌匾还被文峰村村民很好的保存着。

四方学子闻其学识宗风,小小的山村书院,每年就学者竟有数百人。他治学师承冀甫传统,力倡朱熹正学,曾告诫门生:“性命、道德、五常、诚敬等字,在四书五经中如斗极列宿之在天,五岳四渎之在地,舍此无求,更学何事?”在教学上,他力倡理论联系实际,治经“不贵文词,崇雅黜浮”,而“必真知实践,求无愧于古圣贤”。他在传授知识时还十分重视入学新生的选拔。《宁德文史资料·石堂轶事》载:“韩信同初入仁丰书院时,陈普还出了道题:‘竹片穿笋父克子’,韩信同答曰:‘稻杆缚秧娘抱儿’。先生听罢满口应诺收受入学,后来成了他的得意门生。”

在他的熏陶下,不少门人既精于理学奥义,又能深入社会实际,求取真知灼见。出其门者,如韩信同、杨琬、余载等,皆为当时理学名士。

宏扬朱熹正学

为宏扬朱熹正学,陈普还先后在政和兴办德兴初庵书院,嗣应建阳乡贤刘烁之聘,主讲云庄书院,重辑朱熹门人黄干、杨复二人的《丧祭礼》及朱熹的有关著述,分十卷刊行于世。后来又在福州鳌峰书院、长乐县鳌峰书院任主讲。元武德四年(1311),莆中贤士闻其贤,礼聘至勿轩庄书院授课。在莆田讲学,他一呆就是18年,在那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理学人才。明嘉靖十四年(1535),江西路巡按陈裒在《石堂先生遗集》序中对他作了较为全面的评价:“石堂之学,实本辅氏,辅氏之学,出自考亭(朱熹)。真知实践,崇雅黜浮,自六经外,星历、堪舆、律算以及百家之书,靡所不究。后聘礼勿轩庄书院,而道行延建(福建)。目今莆中多贤,讲学造就,石堂殆为鼻祖。”同年新任宁德知县叶稠,为纪念陈普,将石堂仁丰寺改建为先儒陈惧齐祠,并塑像祀之。

博学多艺 著作颇丰

陈普不但精心教学,辅导学生成才,而且还博览群书,精研数理。在仁丰书院期间,他反复钻研聚铜铸刻漏壶,经过无数次的试验,终于在第三个春天里成功“应时升降,纤毫无爽。”当时福建布政司曾下令府城依此铸造,放在福州谯楼(即鼓楼)报时。

据说,刻漏是古时一种计时器。在钟表发明之前,中国每个城市都设有鼓楼,配备专职人员预报时辰。宋代以后,因安上陈普发明的刻漏,报时就更为准确了。以福州鼓楼的刻漏为例,一天的误差只在20秒之内。许多古书中都记载到这一刻漏走时精确。从宋咸淳年间经元朝到明末,使用了近400年,仍然保持很高的精确度。它代表了中国古代刻漏制作的高水平;如果保存到现在,一定是件极有价值的文物。遗憾的是,在清初就已下落不明。

陈普在天文方面还著有《浑天仪论》一书。此书共分三卷:上卷是对浑天仪和浑象原理的论述;中卷介绍浑天仪的制作步骤和设计,附总图四种,分图十三种;下卷则介绍水运仪象台的设计与装置,附总图十一种,分图二十种,这些图纸是东汉后自有水力运转的天文仪器以来都没有的详细资料,极为珍贵。该书所述“浑天仪”可作天文观察、天象演习和昼夜报时三种用途,被称为中国古代的“天文钟”。陈普发现和运用这个原理,比欧洲人罗伯特·胡克(Roberthooke)早了四个世纪。这反映中国宋代在数学计算、仪器制造等方面的卓越成就。据文峰村《村谱》记载:元朝至元二十八年(1291),忽必烈曾派人到宁德石堂寻找《浑天仪论》。其实这部书已被陈普带到莆田去了。

陈普一生著作甚丰,计有《周易解》、《浑天仪论》、《四书五经讲义》、《尚书补微》、《石堂集》(收入《两宋名贤》)、《武夷櫂歌》、《石堂先生遗集》十二卷(存蕉城图书馆)以及声律、天文、地理、阴阳术数等书数百卷(见《闽书)闵文振撰《道南委》)。

身后之事 是个谜团

陈普晚年居莆中达18年之久,到元朝至和元年(1328),终因年迈体衰,颈部生大痈肿(俗称颈虎)。病中,他十分思念家乡,其《寄园洲》七律有“风华登程去未归,忆想泪珠枕边流”之句,可见思乡之切。是年秋天病逝,享寿84岁,后归葬于故乡石堂山。

在梅鹤村院后自然村有一陈普亩墓,墓前立有一块石碑,上书:“陈石堂先生之墓 咸丰四年菊月重修”。令人奇怪的上面并没有他妻子的碑文。按照当地的风俗,夫妻死后应同葬一墓。但据当地的民俗研究者黄垂贵介绍,墓中只葬有陈普一人,至于他的妻子及后人下落不明。如今在梅鹤、文峰村一带真的找不到陈普的后人(族人)。有人甚至于传言说,陈普根本没有娶妻生子。如果陈普没有后人,那么他死后,是谁送他归葬故里?但如果说他有后人,又为何不按古时风俗,把他的妻子也送回故里安葬呢?

按照推理,陈普36岁时开始在家乡石堂开馆授学,当时他应是在家乡成家生子,或是携同妻子回乡授学。寓居莆田时,当时他的后人应已成人,或已成家,也可能没有跟随陈普前往莆田,而是留在了故里石堂。但在石堂,乡人们却说只有陈普父亲的墓,从未听到关于陈普后人只言片语,似乎自陈普以后,陈普后人(族人)在石堂就销声匿迹了……黄垂贵认为,最有可能是因为陈普几次忤逆了元朝廷的旨意,他本人都担心被加上“罪犯朝廷”的罪名,而四处游走讲学。其后人或族人更因担心被株连,或改名换姓,或迁移他处。

史籍记载

据《宁德县志》记载:先儒陈普墓在二十都石堂。明龚令颖祭墓文:“公本布衣,而名甚尊,死者何限,惟公永存。公之垂世,有德有言,斯文正脉,公得其门。我生虽后,幸官兹土,怀贤有自,式祭公墓。”除此处有陈普墓外,相传在石堂村东四里,地名为浮云平路和浮山岗头岭,俗称官祭后的地方也有陈普墓。当地村民感其贤,每年的清明都会去这三墓祭祀打扫。

宋儒陈普,一生收徒无数,著作甚丰,身后事却是个谜团,这也许有待于史学家们细细地考证了。

陈普的诗词列表

  • 宋代:陈普

    善言善行颜闵冉,子贡依然与有之。

    可是晚年深性道,三年丧毕转依依。

  • 宋代:陈普

    修身尽道素无愆,变故之来出自天。

    比死则刳申子死,亦皆义理所当然。

  • 宋代:陈普

    几度咸阳累积尸,尽缘丘冢似焉支。

    覆车愁杀张车骑,印绶临身必十辞。

  • 宋代:陈普

    秀国师公雄大夫,梓枝何用叹扶疏。

    刘歆父子无瓜葛,何怪昌言毁仲舒。

  • 宋代:陈普

    专心於内最为难,又主其三得大端。

    曾识中庸并孟子,正如江水发岷山。

  • 宋代:陈普

    袁曹相与隔王路,四世三公恩海深。

    当时惟有管宁是,谩对黄河叹此心。

  • 宋代:陈普

    异端岂必皆邪说,执一之偏或过中。

    隘与恭如失正,到头流弊亦皆同。

  • 宋代:陈普

    一奋冲天跨六州,生前天已怒旄头。开何有意容王猛,肯使鱼羊食不留。

  • 宋代:陈普

    洞春豪杰士,妙笔出怪奇。

    写就大宛根,可怪不可{扌棄}。

    此手岂易得,此手难再携。

    敢将有声画,博君无声诗。

  • 宋代:陈普

    神知不在见知闻,气化流行一本存。

    轲后谁言无复有,遗歌依旧起龙门。

  • 宋代:陈普

    几人夸咏雪,不如柳一绝。

    几家说渔父,不如柳两句,

    天阴岁晚寒江空,玉花四合为鸿蒙。

    一片清虚画不得,孤舟一笠何精工。

    凌空厉阔不觉寒,兀坐不动身与竿。

    矶头把竿冻犹立,老妻在中作袁安。

    此时意壮何分明,大无垠涯小无形。

    的如曾子见一贯,又似叶公初点晴。

    十年抛却吴松江,闽山六月念蔗浆。

  • 宋代:陈普

    天地化育工,两致一为要。

    对待管流行,并起非横矫。

    亭亭南北枢,赫赫东西曜。

    仁义与诚明,彼此相契约。

    英皇既尧舜,丰姿巧相肖。

    孤竹秀双仁,洛水濯二妙。

    人生相遭处,亦有相感召。

    莘挚自犁锄,尚父由渔钓。

    共卧起烟波,鱼水兴蓬藋。

    是为圣人偶,心胆何相照。

    颜渊得仲尼,仲尼有荷篠。

    孝亭合朱祭,天津会程邵。

    是为德不孤,气味何同调。

    世间间草木,不足充野烧。

    惟莲出清水,植立独奇峭。

    不染淤泥缁,不逐波流漂。

    何骨中庸中,肌内离骚嚼。

    玩花渴顿苏,食实饥足疗。

    静中对君子,不语潜教诏。

    一朝出莲枝,此事非人料。

    将兴必有祥,事若玉阿鞘。

    兹化岂徒尔,可以观其徼。

    上侍鹤发慈,齿高德弥劭。

    下盼庭阶郎,一一凌风鹞。

    平生所树蓻,不但供栖燎。

    濯缨作君子,口不道羿浇。

    此去事偶心,如风历众窍。

    家居作曾闵,富贵当廊庙。

    商汤不待干,重华不劳叫。

    决无李广奇,起足即嫖姚。

    伶俜老书生,家在千里桥。

    有心多不符,蠹简徒窃剽。

    年来始逢君,恨不年再少。

    论心膝渐亲,讲理头不掉。

    相逢路不异,握手穷深穾。

    相磨道义出,不觉辞萤爝。

    人生何如此,无际可窥眺。

    共靡中孚爵,自发同人笑。

    此卉信如人,对酒为之酹。

    酌酒礼此花,敢醴不敢醮。

  • 宋代:陈普

    狠云华月丽衣裳。搏拊初登下凤凰。

    竹矢区区天亦爱,河图相伴到成康。

  • 宋代:陈普

    棹歌一唱醒群迷,先有胸中九曲溪。仁智之真常莹彻,过门不入亦山栖。

  • 宋代:陈普

    百日慈明位上台,三朝何害历三台。伯喈随逐金华盖,也为诸公衮衮来。

  • 宋代:陈普

    暮雨梧山泪满襟,皇天珍重意尤深。

    一时瞽瞍蒸蒸刈,万古人间慈孝心。

  • 宋代:陈普

    道之所贵通全体,何暇区区旋较量。

    惟是纲维无所作,千条万目自分张。

  • 宋代:陈普

    书窗媚幽独,万竹真我仪。

    冰霜茂摧挫,生意自有时。

    斐亹弄月阴,挺拔出风姿。

    凤吟逐神郁,春笋效珍奇。

    山林足膏雨,土脉润以肥。

    震雷摇蛰虺,千根同发机。

    迸芽带珠露,裂地拆伏龟。

    开窗见罗列,茧粟出扶藜。

    艰给或避石,奋逸或攒篱。

    森森麞鹿角,重重虎豹皮。

    地力既莫御,天工亦不迟。

    志气凌青云,风节比伯夷。

    讵容荐清酒,但可供清诗。

    呼童窃取小,不敢言馋饥。

    含壳全其真,活火汤瀹之。

    知心三两天。一樽留晚曦。

    锦绷去什袭,玉版参吾师。

    似为伤恻隐,直是慰肝脾。

    几为造化盗,何必邻童窥。

    作桥周曲意,煮箦又何痴。

    惟应厚墙壁,高插数丈篱。

    护成碧琅玕,长似冰玉儿。

    吾闻北人说,洛下价不低。

    千金买一束,掉头更还疑。

    南方信多此,吾党苦不知。

    入山三尺童,俄顷满檐归。

    作羹厚於菜,入市贱如泥。

    敢为比暴殄,只为不思惟。

    昔在燧人前,真风犹未漓。

    人间珠抵鹊,天下凤为鸡。

    南方即此宝,南人独尔迷。

    朝吟渊明菊,夜诵首阳薇。

    悠悠今古人,无复知德希。

    造化运可见,浑天何用仪。

    日月转两毂,阴阳分西时。

    化育出万形,加之成气姿。

    倚筇看生意,莫测其神奇。

    和风随土至,膏雨着物肥。

    千红咸竞晨,万玉亦乘机。

    深深起蛰龙,一一破伏龟。

    险不畏臲卼,难不辟石藜。

    启荆披瓦砾,撑屋触藩篱。

    头头出兕角,身身水犀皮。

    大方欺小弱,尖先后止迟。

    不知水先颊,游客戴鸱夷。

    六经无此物,昉见韩奕诗。

    韩侯富贵人,何况贫儒饥。

    咏形兼咀味,东坡韩退之。

    长镵君莫讶,容我踏朝曦。

    内戒捣虀妇,外徵老圃师。

    留先凤凰止,忽积蜜蜂脾。

    味既不可极,斑亦勿再窥。

    待尔林下友,一洗胸中痴。

    清风翠阴动,羽扇日接篱。

    此时林下客,何以并其儿。

    作未争长日,滕高陵薛低。

    一旦并夷齐,兄弟无相疑。

    庭前耸矛戟,栖鸦犹不如。

    斜阳绕三匝,疑事不能归。

    岂徒固吾圉,且不染尘泥。

    此儿真世宝,何必他谋惟。

    古来贵高上,盛德恶浇漓。

    宁令烹不呜,勿杀全德鸡。

    莫言一林竹,此路终不迷。

    何必趋青琐,亦胜对紫薇。

    携琴对此君,三叹锺期希。

  • 宋代:陈普

    道不见此山,指作太极图。

    中宵挂明月,请看头上无。

  • 宋代:陈普

    司听坎体本来清,举世都将贮笛筝。

    饱听翛翛北窗吹,人间能有几长庚。

陈普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