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介绍
民國39年景美自台北縣深坑鄉獨立設鎮時,十五分庄劃分為興福里與興德里,本校屬興德里範圍,在民國43年台北縣景美鎮景美國民學校於十五分庄成立興德分校,於是本校成為十五分庄最老的學校。國43年代,本校借福興路六號福興宮(土地公廟)旁的平房當臨時教室,目前該教室已是福興宮儲物使用,到福興宮現址仍可清晰看到當時上課教室的講台。
民國51年,本校才獨立為台北縣景美鎮興德國民學校,當時的校舍只是一層式平房、中間為泥土地的操場。民國57年臺北市人口激增升格為院轄市,台北縣景美鎮劃入臺北市,本校遂改名為臺北市景美區興德國小;隨著人口不斷增加,本校校地與規模顯然太狹小、收納學生容量不足,因此,市府於民國64年在相隔約五十公尺,緊鄰一條街道之地設置興隆國小以因應當時社區的急速發展。
民國79年臺北市行政區域調整,將景美區與木柵區合併為文山區,學校名稱遂又改為臺北市文山區興德國民小學。由學校所屬行政區域變動即可知行政區域轄屬的演變,目前本校校齡迄今已近五十年。
學校右方圍牆外,有一座於1941年(日治時期昭和16年)就矗立的高壓電塔,因深坑石碇方面的電力是由景隆街的十五分變電所所提供,因此,才有這樣的高壓電塔在本校圍牆外。
目前校舍建築以四維樓(民67年8月8日完工)與八德樓(民60年5月完工)連棟的L型簡單四層樓校舍為主,拆掉重建時,將學生分散到武功國小、現在辛亥捷運站後方的養雞場及興隆國小上課。
本校成立之初約有36班的規模,但因校舍容量不足,一到四年級採取二部制教學,只有五、六年級全天上課。民國64年設興隆國小以後,本校移撥十多名教師到興隆國小服務,學生數也相對縮減,班級規模縮編為24班。民國75年8月1日成立資源班一班,民國86年8月1日成立幼稚園一班。79學年至今,學校班級數因社會變遷學生來源變動稍有增減,79學年度23班、80學年度22班、81-84學年度20班、85-86學年度19班、87學年度20班、88-95學年度18班,96學年度至今為17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