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网

武汉市德才中学

浏览次数:9309次 电话纠错
武汉市德才中学

学校封面

  • 学校地址:汉阳区二桥街水仙里233号
  • 学校电话:027-84625706
  • 学校性质:公办
  • 学校简介:办学理念:促进城乡学生主动健康发展 办学模式:“融合教育” 育人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尊重,学会欣赏,学会融合,使其成为德才兼备、身心两健、知行合一的优秀人才
  • 教学规模:2分
  • 周边环境:3分
  • 收费合理:2分
  • 教学设备:3分
  • 教学质量:3分
  • 师资力量:1分
  • 校园环境:1分
  • 社会影响:2分
  • 校园食堂:3分

学校介绍

办学理念:促进城乡学生主动健康发展

  办学模式:“融合教育”

  育人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尊重,学会欣赏,学会融合,使其成为德才兼备、身心两健、知行合一的优秀人才

  办学目标:努力把德才中学办成省市闻名、全国知名的高质量、现代化、有特色的农民工子女教育品牌学校

  一、办学理念的提出

  武汉市德才中学创建于1997年,是一所公办单设初中。学校现有教职工89人,其中专任教师83人,硕士研究生学历3人,本科学历63人,高级教师14人,中级教师52人。现有教学班22个,在校学生1160余人,其中农民工子女人数680余人,占全校学生人数的比例超过了60%。如何满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需求,如何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如何推进教育公平的全面实现?凡此种种已成为城市基础教育部门必须正视而且也必须予以妥善解决的社会问题。“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而且关系到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城市发展的后劲和希望,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构建,其影响十分重大而深远。我校针对这种现状,提出了“促进城乡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办学理念,就是要让农民工子女到公办学校里与城市的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进步。首先降低门槛让他们进得来,然后在教育与教学管理的过程中,积极地探索出一些既适应农民工子女,又适合城市里的孩子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从而使他们留得住、学得好。通过教学和管理,让城乡孩子们在交往中互相了解、互相接纳、互相欣赏,并最终消除城乡学生之间的差异,实现城乡学生的有机融合。

  二、学校办学理念的内涵

  “促进城乡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办学理念指的是在经济全球化、城市化、社会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在教育制度发生深刻变革的形势下,依照现代教育的理念,通过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的有效实施,使城乡学生、城乡文化实现有机融合,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实现有机融合,进而使学校管理与家庭管理、社区管理有效融合起来,从而达到实现“促进城乡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目标。融合教育旨在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的全面型人才,全面实现教育的公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提炼办学理念的理论依据

  人本主义思想:人本思想运用到学校教育和管理中,要求学校充分关注到学校中的所有生命个体----每一个教师和学生。关注他们的现实和发展需要,尤其是精神和灵魂塑造的需要。不仅做到寻求实现学校组织目标与教职工利益的一致性,而且还要把学校的办学目标同学生发展的目标统一起来,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开发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潜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及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使其早日成才。

  教育公平理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是整个社会进步过程中的社会的相对公平的一部分,其核心是教育机会均等,就是使适龄儿童都享有均等的入学机会,对有限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作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教育公平已经成为各国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之一。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在教育活动中贯彻民主、平等与博爱的精神,传播民主、平等的理念,这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一个优良传统,它以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为主要代表,并贯穿于我国古代悠久的教育实践活动之中。“有教无类”就是教育的对象,不分等级、种族,教育者对所有的受教育者都应一视同仁。

  和谐社会的理论:近年,党和政府提出了“和谐社会”的进步理论,无疑对融合教育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我们的城市如何适应人口流动的社会发展趋势,把人口资源变成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繁荣的人力资源,已成为新时期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在其他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大量边缘化的贫民儿童在饱受社会排斥的种种痛苦之后,滋生出种种反社会的行为,实际是一种反面的教训。融合教育之实践,一方面有利于城乡学生和谐相处,共同学习,另一方面能使农民工能更好的投入城市经济建设,将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繁荣,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愿景目标、管理模式及教育教学模式

  (一)愿景目标

  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化教育改革,将学校建设成为办学条件优良、育人环境优美、教师队伍优秀、管理手段优化、教育质量优异并具有“融合教育”鲜明特色,努力把德才中学办成省市闻名、全国知名的高质量、现代化、有特色的农民工子女教育品牌学校。

  (二)管理模式

  人本管理模式。人本管理是人们通过多年的实践逐步形成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模式。它体现在学校教育管理中,就是把人放在学校管理的中心地位,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教育人、保护人,充分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热情。它始终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着眼于人的终身发展,着眼于满足人的合理需要、体现人的价值,着眼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把全校师生凝聚在一起,进一步调动人的积极性,实现人与学校的和谐发展。

  (三)教育教学模式

  双自主发展模式。“双自主发展”教育模式下的教学实践力争改变过去单纯的接受式学习,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满足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究的需要,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和欣赏的需要,承担责任的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营造学习过程中积极的氛围,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同时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积极的适当的评价。以促进学生自主的、个性化的、全面的发展。

  学生的自主发展,对教师的发展提出了要求,为教师的自主发展提供了舞台。教师的自主发展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使学生发展有了更多可能性,也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榜样作用。在师生互动中,完善师生双方的人格,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

  五、践行办学理念的策略

  (一)实施融合教育,拓宽办学思路

  我校抓住武汉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需求增大以及汉阳区“强东带西”教育战略的发展契机,进一步拓宽办学思路,大胆探索农民工子女单独编班与混合编班实验,积极实施“融合教育”,力争做出品牌,做出特色。我校提出了实施“融合教育”的策略:尊重、平等、欣赏、融合。

  接纳,以尊重的名义。我们以城乡学生的相互尊重和接纳为目标,以军训为主线,以行为习惯、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和普通话语言环境的创设为主要内容,勉励大家共同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成长进步。德才中学的农民工子女得到了以尊重为基础的良好呵护,他们感受到了被关注的温暖,感受到了德才大家庭的温暖。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进入德才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欣赏,在交流中产生。城乡学生各自的背景文化――城乡文化各具优势和特色。不同地域的学生身上蕴涵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我们组织了城乡学生“我讲我的寒假故事”系列座谈会,“我爱我的家乡”演讲比赛。组织了“让流动的花朵更绚丽”师生之间的“大手拉小手”活动,“让我们共同成长”学生之间小手拉小手的活动。举行了“让我们走进大武汉”系列参观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农民工子女的自信心,加快了他们认识并融入武汉这个大都市的进程。通过引导城乡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他们相互发现对方的优势,我们因势利导地充分挖掘了城乡学生身上教育资源的互补性,让城乡学生在相互欣赏的基础上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融合。

  融合,在平等的基础上。融合只有在平等的氛围中才能实现,我们努力创设师生间学生间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场景,比如学生干部的选拔,优秀学生的奖励,团队活动的组织等等,我们努力创造了一种积极公平的氛围,让农民工子女感受到的是德才大家庭的温暖,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心理上的认同和精神上的平等。在这种平等氛围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城乡学生在语言、心理、学习方法和习惯等方面实现融合。

  研究,在实践的每一个环节。在教育局领导的指导下,我们积极探索了农民工子女“阶段培养模式”,紧紧围绕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在德育、学科教学、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等方面积极探索,我们开发出的校本课程《乡音、乡曲、乡情》取得区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我校申报的市级课题《城乡青少年学生融合问题的教育实践研究》已顺利通过开题论证,正进入深入研究阶段。

  (二)以队伍建设为关键,提高教职工整体素质

  以队伍建设为关键,努力培养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敬业爱生、严谨创新的师资队伍。

  1、以推行干部聘任制度为契机,加强对干部的管理、指导、监督和考核,从制度上保证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2、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学校岗位设置,积极引进竞争机制,定编定岗,择优上岗,实行多劳多得,优质高酬,打破“大锅饭”和平均主义,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

  3、积极组织开展向桂贤娣老师学习、向汉阳区“名教师”学习的活动,大力提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风尚。通过学习先进,帮助干部、教师涵养师风、深化敬业爱岗精神。

  4、加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培训工作。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有成果。提供各种平台,让青年教师经受锻炼并展示才华。

  (三)以德育为首位,优化育人环境

  德育工作要着眼于学生的现状和未来,要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原则,努力为学生创立一个能够接受、乐于接受的德育氛围。

  1、进一步落实学校的各项德育制度,逐步完善学生及班级管理体系,使学校德育工作有章可循,依章办事。

  2、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在坚持学校主阵地,课堂主渠道,全员参与、全面育人的基础上,优化班主任工作例会制度,经常性地总结、交流班主任工作经验,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新思路新办法,促进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3、强化“德育首位”意识,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利用每年“爱生月”活动的契机,推动并优化德育工作。重视社会和家庭的积极作用,主动获取最大限度的支持和帮助。

  4、重视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引导中注意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注意做好对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教育。通过“班级量化管理”、“班级达标活动”、“学生百佳评选”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理、自治、自律能力。

  5、大力开展创新素质实践活动,充分利用社区服务、咨询宣传、军训、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教育科研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中起先导作用。向科研要质量是时代对学校发展提出的要求,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1、建立各级课题申报、立项、管理、评估等制度。做好学校每年论文征集、评选和推广工作,落实奖励政策。

  2、建立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我们采取研训一体化模式,唤起教师自主学习的欲望,促进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使教师通过教育改革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从而提高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

  3、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模式、方法、手段的创新研究,积极推广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教学实验成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新课程标准下的学科教学”和“融合教育”实验研究,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加大校本课程研究,立足本校实际,开发符合学生兴趣与需求的课程。

  (五)以教学为中心,努力提高办学质量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我校坚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努力创设有利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成长的学习氛围,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努力提高办学质量。

  1、加快课堂教学改革,积极进行教学组织形式(如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活动课教学、网络教学)、学生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革新与学生能力发展的研究。

  2、教学常规管理以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为主攻方向,努力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重视研究和指导学生学法。

  3、完善评教体系,丰富评教方式方法,让每位教师的备教改导考析等环节都有律可遵、有章可循。加大学生评教的内涵。加强同学科教师互相评课的密度。

  4、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实施干部“责任田”制度(中层以上干部每人“蹲点”一个班级,联系一个教研组,担任一门学科的教学检查工作)、“名师”挂牌上课和“推门进课堂”制度。对不能胜任教学的教师,限期进行整改或下岗培训学习。

  六、办学理念的自我评价

  我校在农民工子女教育方面的探索和努力得到了家长的普遍赞誉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也引起了媒体的极大关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新华每日电讯》等国家级重要媒体先后报道德才中学的先进事迹。2004年6月8日,湖北省副省长辜胜阻亲临我校视察,高度评价了德才中学在农民工子女教育方面上所做的工作,称赞德才中学是全国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一面旗帜。2005年3月7日,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特批示:“感谢你们为农民工子女入学所做的工作,这是贯彻和谐社会思想的具体行动”。当然,成绩属于过去,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争取把德才中学打造成省市闻名、全国知名的高质量、现代化、有特色的农民工子女教育品牌学校。

招生简章

该校招生简章暂未公布,详情请咨询学校官方进行了解!

收费介绍

该校学费信息暂未公布,详情请咨询学校官方进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