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封面
厦门市鼓浪屿日光幼儿园(下简称日光园)位于厦门鼓浪屿日光岩下永春路。前身为英国长老会女教徒韦爱莉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创办的家庭幼稚园。清宣统二年(1910年),由英国长老会接办。清宣统三年(1911年)命名怀德幼稚园。民国22年(1933年)立案。民国30年厦门沦陷时被日方接管,易名鼓浪屿幼稚园。民国35年,英长老会复办该园,恢复厦门私立怀德幼稚园原名。1951年,人民政府接办。1952年,改为厦门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附设幼儿园。1957年划归区领导,更名厦门市鼓浪屿日光幼儿园。“文化大革命”初期改称“反帝幼儿园”,不久停办。1974年复办,改为鼓浪屿人民小学附设幼儿园。1976年,独立建制,复名厦门市鼓浪屿日光幼儿园。1989年,有班级10个、幼儿383人、教师23人。属市、区(县)示范、实验幼儿园。 日光园热心幼儿教育。不断创造条件,扩大招生,民国5年(1916年)生数近400人,居全国之冠。1951年,人民政府接办后,向工农开门。当年,有60名军烈属及工农子女全免、半免学费入园。50年代中后期,遵照毛主席“好好的保育儿童”的指示,积极开展“热爱孩子赛妈妈”和热心为工农兵服务活动,挖掘潜力,多形式办园,完善寄午膳的全日制,增设寄宿制、临时制和节假日留园班,方便家长;注意卫生防疫工作,建立儿童保健室、病儿隔离室;1958年,开展“巧姐妹”活动,提高教师技能技巧,并使教师学会理发、缝纫,当多面手。市教育局、市妇联推广其经验,号召厦门幼教工作者坚持在炮火中做好保教工作。1960年,在全国文教群英会上交流介绍《让幼儿在园里生活得比家里好》,反映良好。创办以来,历任园长10余人,培养幼儿近2万名。 日光园以教育理论指导办园。在怀德园时期,主要采用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的教育主张、内容、形式。除宗教活动外,特别重视游戏、音乐、自然和感官训练,福氏的“恩物”、蒙氏的教玩具,在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20年代,受杜威教育思想影响,一度强调以儿童兴趣为中心的教育。40年代,日军统治期间,幼稚园的教育活动以至幼儿生活、餐点,都按日本规定安排,片面强调服从和严格训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组织教工学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及苏联教育论著,批判接受各国教育理论,因地制宜,实施“四育”:(1)德育方面,首先肃清帝国主义利用宗教麻醉幼儿的遗毒,实行学校与教会、教育与宗教分离,废除每日宗教晨会,改为故事会,结合抗美援朝等进行“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解放军)教育。在各科作业、环境布置和日常游戏中,采用幻灯、影视配合进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品德教育。80年代,常利用岛上古迹、特区建设进行爱乡、爱国教育。(2)体育方面,注意平时卫生保健,户外体育活动“课表化”。充分利用海岛有利条件,组织幼儿进行“三浴”(空气浴、日光浴、海水浴),增强体质。(3)智育方面,按幼儿年龄特点,寓教育于“一日活动”之中,常带幼儿“找春天”、“找秋天”,引导观察潮起潮落,发展思维,训练语言。重视感官训练,废除“恩物”课,保留福氏、蒙氏部分教玩具,编写感官训练教材,让幼儿折纸、编织、串木珠、做泥工等,增强小手腕训练;将捡来的贝壳、树叶、石子分类排列,观察形状、大小、长短,训练视觉和办事有序;摇动放着沙、土、石子的罐子,敲击不同金属,辨别各种音响和物质属性,训练听力。根据幼儿好动、好问、好奇心理,开展“科学小实验”。1986年起,在两个班进行英语教学实验,幼儿在游戏中学简易单词、会话、歌曲。(4)美育方面,利用鼓浪屿“钢琴之岛”的有利条件,每周安排一定时间,引导孩子欣赏音乐、训练听音、学习打击乐等,培养美感、节奏感。组织唱歌、绘画、钢琴、小提琴兴趣小组,因材施教,培养艺术幼苗,中国著名钢琴家殷承宗、许斐平,小提琴家许斐生,大提琴家郑海等幼年时都在该园受过启蒙教育。80年代初,4批32名幼儿参加乐器兴趣小组,升入小学后,均成为学校小提琴队成员,有些学生被中央、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附小录取,10余年来为厦门音乐学校、省艺校输送8批60名学生。不少幼儿在各级琴乐比赛中获奖,日光园被誉为“音乐摇篮”。(5)重视以环境配合四育,起潜移默化作用。每学期都精心设计,在总体上力求做到:园舍花园化,布局科学化,内容教育化,形式儿童化。并按不同年龄布置活动室,尽量利用空间,设立“自然角”、“饲养角”、“手工角”、“图书角”等。80年代,拆旧房盖新楼,并建游泳池,增加电化、美工、音乐、体育器材。师生动手美化、绿化校园,每天打扫,保持园内环境整洁,使幼儿获得美的熏陶,自幼养成劳动、卫生习惯。 日光园重视培养幼儿师资。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创办幼稚师范班。民国元年(1912年),创办幼稚师范学校,以幼稚园为基地,培养师资,精选幼师优秀毕业生留园任教,高班师范生兼任幼稚园教师,半天上课半天在园实习。1957年,该园划归鼓浪屿区领导,仍然重视幼教师资队伍建设,派出7名教师协助厦门郊区办师资培训班,帮助鼓浪屿创办3所民办园,经常对其进行业务指导。“文化大革命”期间,幼儿园解散,教师下放农村或改行。1974年复办时,只调回3名幼师毕业的老教师,其余14人均为招工补员未经专业训练的高、初中毕业生。对此,园领导通过讲授幼教理论、文化补课、基本功训练、业余函授、脱产进修、参加科研、外出取经等多种途径,重建一支热爱幼教事业的年轻师资队伍。1989年,23名教师全部达幼师函授毕业学历,其中3人取得大专学历。她们边干边学,并热心对外培训工作。1984年,接受菲律宾华文小学教师听课。同年,接受菲律宾教师团29人来园见习,至1988年每年1次,连续5年。平时经常接待省内外同行听课观摩。 日光园进行一系列改革,受到家长欢迎和社会赞誉。1958年,园长黄雅川出席全国妇女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大会。1960年,该园被评为省、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1983、1988年,园长余丽卿先后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先进儿童少年工作者、特级教师称号。该园的经验引起国内外关注,1980年10月,《中国妇女》外文版以《ASeasideKindergarten》(一所海滨幼儿园)为题,用多种文字向世界介绍日光幼儿园。1983年,《福建画报》以《海岛花园》为题向海内外报导该园活动。1984、1985年,美国教育代表团2次来园参加联欢。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曾来园作“艺术教育零点计划”的实验,盛赞该园艺术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的成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