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是一所"全日制"寄宿学校,创建于 1994 年,占地 27000 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近 20000 平方米,现有 30 个教学班, 118 名教职工,教师队伍精良, 77 名专职教师,均是从全区选调的优秀教师,其中有省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美籍英语教师在校任教.办学设施先进,学生教室均配有彩电、计算机,具有按国家一类学校标准配备的理、化、生实验室和微机室,还有钢琴房、美术室、书法室、舞蹈训练厅、乒乓球室等特长活动室,铺设了塑胶运动场,建成了宽带校园网,实施了网络教学,经过 9 年多的艰苦创业,初步实现了教学设施一流、育人环境一流、教学质量一流、培养一流人才的目标. 我校自建校以来,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帮助下,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走规范加特色的办学道路,使教育教学质量跃居全市前列,赢得了良好的办学声誉.学校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快速作文研究中心实验学校"、 " 中央教科所外语教改研究课题实验学校 " 、"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山东省英语教学特色学校"、"山东省普通话校园语言示范学校"、"山东省教育厅重大课题' 心理教育实验与研究'实验单位"、"
烟台市规范化学校"、"烟台市电化教育示范学校"、"烟台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烟台市境外学生定点学校"、"山东省中学生记者站".学校也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双语教学研究实验基地"、"烟台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烟台市教改实验先进单位"、"烟台市食品卫生先进单位"、"芝罘区文明单位"、"芝罘区师训工作先进单位"、"芝罘区校舍维护管理优秀单位"、"芝罘区规范管理科学育人先进单位"、"芝罘区英语教学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一、办学方向 办学思想:德育为首、教育为主、育人为本、全面发展、学有特长; 领导作风:知人善任; 教师教风:博学善教; 学生学风:乐于创新;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性学力,深厚的发展性学力,良好的创造性学力并有一门特长的学生,为他们成为 21 世纪高层次优秀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校理想目标:领导知人善任,教师各具风采,学生充分发展. 1 、德育目标:爱国乐学、举止文明--做个文明人. 2 、智育目标:基础宽厚、学有所长--做个有知识人. 3 、体育目标:热爱运动、体魄健全--做个健康人. 4 、美育目标:琴棋书画、趣味高雅--做个高雅人. 5 、劳动目标:热爱劳动、善于动手--做个勤劳人.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师德建设和业务建设并重的措施,双管齐下,并对教师提出了八字要求:"博学善教,德艺双高",使教师由教书型向科研型、专家型转化,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1 、学校组织教师开展学政治、学业务、学现代教育技术等活动.在校党支部的带领下,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建党 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改经验,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如校园网及因特网的运用、多媒体动画课件的制作等. 2 、我校教师不但重视教育理论学习,也重视教育教学实践,更重视教育经验总结.在参加的各类比赛中,国家级论文 11 篇,省级及省级刊物发表 63 篇,市级论文 85 篇获奖,先后有六十多名教师在全国、省、市、区范围主讲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 3 、组织教师开展"今天如何当老师"大讨论,把师德建设落实到教育行为上,倡导教师"六有",即有责任心、事业感;有正确的教育思想;有宽厚的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有强烈的进取心;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有良好的作风与教风.为搞好师德建设,学校聘请了市教科院的领导给全校教职工做了师德讲座. 三、实施"科研兴校"战略,突出"双语一机"特色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始终坚持"科研兴校"的办学宗旨,全方位实施课题带动战略.通过课题产生名师,依托名师,铸造名校,依靠名校,造就英才,这是学校发展之根本.目前,我校的教育科研已蔚然成风,形成了人人都参与,每科有课题的可喜局面,已结题的国家级实验课题子课题3个,省级1个,市级1个,正在进行实验国家级子课题7个,省级 5个,市级10个,校级11个.各学科的教改实验带动了学科教学,使教学成绩不断提高,连续五年中考成绩名列全区之首,一大批青年教师在科研活动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家、省、市、区级骨干教师,多次提供国家、省、市级教学现场会.部分实验课题在全国、省、市、区产生了一定影响. 初中语文学科的"全方位、全过程、高强度、高质量快速作文"教学实验的成功经验,先后多次在国家、省、市、区教改研讨会上做典型交流. 1997年该校被授予"全国快速作文教学实验学校",1999年又荣获烟台市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先进学校荣誉称号.实验的教师有三位被授予"烟台市语文教改先进个人",杨秀珍老师获得"山东省新时期教改成果"二等奖,同年获得"快速作文教学优秀实验教师"称号、"烟台市语文教学学科带头人"、"全国骨干教师"、"烟台市十大杰出职工"、"山东省特级教师"等荣誉称号. 初中外语教学的国家级教研课题"张思中教学法"实验,历时 4年,已获得成功.2000年,在河北灞州市结题会上,我校王俊茹、周先会、刘静三位老师被评为"张法教学优秀实验教师".通过实验,我校英语学习的气氛日趋浓厚,教学质量和成绩显着提高.1998年,王俊茹老师在烟台市"张法"教改研讨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有5人的教改论文获市级一等奖.1999年,两位实验教师被评为"烟台市教改实验先进个人",我校也被命名为"中央教科所外语教改研究课题实验学校".在2002年全国英语能力竞赛选拔中,我校14名学生参赛,12人获一等奖,2人分获二、三等奖,全市共4名学生参加全国总决赛,我校独中二元,其中,王笑寒同学获山东省英语阅读理解单项全省第一名的佳绩. 初中数学学科的市级实验课题"异步异质教学"实验,也取得明显成绩, 1999年,实验教师李俊兰在烟台市异步教学现场会上作了典型交流. 理化学科的市级研究课题"实验--启发--创新",以实验为基础,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展,把创新教育贯穿于探索认知的全过程,不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提高了学习理化课的兴趣.实验过程中,有 5人的论文获市级一、二等奖. 面对信息时代,我们把信息技术教学做为研究性课题的重点科目立项,采用信息技术教育走在全国最前沿的
上海新教材,按制定的学段目标开课,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化、模块教学的学段化、教学过程的"两主"化.课内指导学生会发现、分析、处理信息提高操作技能,课外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教育,更快更多地获取最新的知识与信息. IT应用引发了学校教育改革的全面启动,2001年10月份,我校为烟台市信息技术教育研讨会提供高质量的现场,大会对我校的信息技术教改成果给予高度评价.2002年4月,我校又成功地为全国信息技术辅助管理研讨会提供了现场,实现了网上直播,收到了全国同行的高度评价.目前,我校有60%的初中毕业生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获得一、二级证书,去年我校被山东省教育厅命名为"山东省信息技术实验学校",在信息技术优质课评选中,我校邓杰老师荣获山东省高、初中第一名. 4、推广实验成果,学科创优成绩辉煌 目前,我校的教育科研已蔚然成风,形成了人人参与,每个教研组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的良好局面,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科研成果的推广.尤其在学科创优方面,经过教师们的实践,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化学竞赛四人获全国一等奖,五人获二等奖,其中一人获山东省第二名,获奖人数占全区的二分之一;数学竞赛一人获全国一等奖,二人获省一等奖、三人获二等奖、五人获三等奖;英语竞赛一人获国家级特等奖,十三人获全国一等奖、五人获二等奖、七人获三等奖、有 42人顺利通过全国公共英语二级的考试;物理竞赛一人获全国特等奖、二人获一等奖、六人获二等奖、八人获三等奖;生物竞赛三人获全国一等奖、一人获二等奖、二人获三等奖;计算机竞赛,我校一名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网页制作"获优秀奖(全省共五名获奖者),三名学生参加"多媒体作品"大赛,一人获省二等奖,二人分获市一等奖、二等奖.在全国数学奥赛预赛中,我校取得了一个第一名,一个第三名的好成绩. 5、办规范加特色学校,育合格加特长学生 为了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校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自主发展的空间,学校每周利用两节大课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美术、音乐、体育、棋类、舞蹈、科技、计算机等七大类十三个学科的特长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特长水平,学校聘请了专业水平高的社会兼职特长教师辅导,学生自由选择特长班集中上课,统一管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陶龙江老师带领的生物兴趣小组,用特长活动时间,参加了食用菌--蘑菇的栽培,他们从选种、培养基的制作到消毒等环节,小同学们做的一丝不苟,即培养了学生科学认真的学习态度,又点燃了他们探索求知的欲望,收到了良好的活动效果.在首届中小学体育节上,我校派出了场面宏大的 180人的方队,进行武术表演,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在篮球、乒乓球、排球的比赛中也发挥出色,并取得了团体总分第四名的好成绩.在"东港杯"卡丁车的比赛中,我校获团体第一名.在首届芝罘区中小学艺术节上,我校代表队在合唱、器乐合奏、舞蹈、独唱、独奏等方面的比赛中,依靠平日扎实的基本功,一举夺魁,到目前我校在各类艺术比赛中,获市级二等奖2个,区级一等奖12个、二等奖3个.在美术作品比赛中,硬笔书法、软笔书法、摄影、彩画、儿童画五个单项比赛中,我校获三项一等奖.这累累硕果,就是对我校特长教育效果的真实写照. 四、以"学会做人、学会生存"为育人目标,扎扎实实做好德育工作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我校的德育工作紧紧围绕着江总书记"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不断加强德育研究和队伍建设,更新思想观念,拓宽德育渠道,健全德育机制,以"学会做人、学会生存"为育人目标,围绕"一个"核心,拓宽"两个"渠道,突出"三个"结合,狠抓"四个"落实,坚持"五个"教育,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在活动中求创新,在活动中求实效,使学生由被动接收,转变为思想上的心悦城服,行动上的自觉越束. 1. 学校学习生活是学生接受德育的主要途径,因此,发挥好课堂作为德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至关重要.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选派教书育人意识强的教师当班主任,强化课任教师的德育意识,加大学科德育的渗透力度,使每个教师都能在"授业、解惑"中"传道",使每个班级都能成为育人的阵地,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践中习德,在学业中得"道".在全校范围内创造"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氛围.加强对后勤工作人员和生活老师的培训,形成学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的良好局面. 2. 学校的团队活动是学生接受德育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共青团的作用,开展丰富的德育活动.学校团委结合重大节日先后组织了"破除迷信,反对邪教"、"英雄在我心中"故事会、"我心目中的老师"演讲会、"辉煌八十年图片展"等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活动庆祝
北京申奥成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又参与了中央电视台组织的"奇思妙想"、"异想天开"活动.我校还组织了 150 多人的《九九--北京之夏》夏令营,在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历史博物馆、圆明园、清华大学、长城等地,同学们接收了爱国主义、理想主义等方面的教育,特别是在圆明园大水法前的宣誓仪式上,同学们喊出了"不忘国耻,保效祖国"的口号,使教育活动达到了高潮.这一系列的活动,我们始终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把日常行为规范落实于常规管理中,把优良传统教育渗透到主题活动中,把法制教育提高到公民教育意识上,把心理教育做到学生的心坎上.通过以上各种形式的教育,弘扬了学风、校风. 3 .充分发挥学校德育副校长的作用,定期请德育副校长到校,开展法制宣传、实践活动,组织"伸出温暖的手,关爱失足青少年"主题活动,带领优秀学生去省少管所,帮教失足青少年,请省少管所领导来校作法制报告,让少年犯现身说法,把法制教育与学法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学法、守法、护法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