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无余[sǎo dì wú yú] 同“扫地俱尽”。 南朝·梁·任昉《天监三年笨秀才文》:“百王之敝,齐李斯甚,衣冠礼乐,扫地无余。”
1、事后李鸿章对人说,他一生事业,至此扫地无余。
2、“熹宗在位七年,神宗四十余年蓄积扫地无余。
3、六国自己先失了方寸,当年的樽俎之容,会盟之礼,扫地无余,大家尽情攘夺,不知黄雀在后。
4、礼教扫地无余,廉耻荡然无存,颜之推当然是看不惯的。
5、“乃无端发生中日交涉,至一生事业,扫地无余,如欧阳公所言‘半生名节,被后生描画殆尽’,环境所迫,无可如何。
6、经庚子之变,“清廷之威信已扫地无余,而人民之生计从此日蹙。
7、民国初年,一二桀黠之徒,利用国民弱点,遂倡为无秩序之平等,无界说之自由,谬种流传,人禽莫辨,举吾国数千年之教泽扫地无余。求如前史所载忠孝节义诸大端,几几乎如凤毛麟角之不可多得也。袁世凯
8、其中还提到这条路的坎坷命运——“惜德日之战役,德人自行炸毁,虽经日人修复,而德建工式扫地无余矣。
9、当其被大刀队砍杀时,他们有的卑躬屈节,跪地求饶,所谓皇军威严,已扫地无余。
Copyright © mingxiao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杭州优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复制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以各学校实际情况为主!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841539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197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