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人[yíng rén] 迎人 yíng rén 1.迎接来人。 宋 梅尧臣 《对雪忆林逋》诗:“樵童野犬迎人后,山葛棠梨案酒时。” 沈从文 《湘行散记·鸭窠围的夜》:“两山不高而翠色迎人。” 2.善待人;令人喜爱。 清 孙道乾 《小螺庵病榻忆语》:“少奇慧,善解书义;性孝,处父母侧,婉婉迎人。”《歧路灯》第六七回:“不知此乃 张类村 一生善气迎人,所以生下这个好后代来。”
1、一江秋水,依旧是澄蓝澈底。两岸的秋山,依旧在袅娜迎人。苍江几曲,就有九簇苇丛,几弯村落,在那里点缀。你坐在轮船舱里,只须抬一抬头,劈面就有江岸乌桕树的红叶和去天不远的青山向你招呼。
2、一江秋水,依旧是澄蓝澈底。两岸的秋山,依旧在袅娜迎人。苍江几曲,就有几簇苇丛,几弯村落,在那里点缀。你坐在轮船舱里,只须抬一抬头,劈面就有江岸乌桕树的红叶和去天不远的青山向你招呼。
3、那千百朵笑脸迎人的鲜花,仿佛正在用清脆的声音微笑低语: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4、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5、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弋兵。
6、看到这种善气迎人的态度,他们俩如吃了一颗定心丸。
7、杨柳青青景色新,桃花相映笑迎人。年年清明今又是,万紫千红总是春。
8、笑脸迎人,亲切招呼每位客人。
9、想活下去就必须戴上面具笑脸迎人。
10、他们很少笑脸迎人,他们很少表现他们的精神和活力。
11、青春美貌通常赋予人表面上的善气迎人。简·奥斯汀
12、应当具备笑脸迎人的能力,无论是对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还是对陌生人或者是一般相识的人。
13、我喜欢活泼有活力的女生,因为她总是笑脸迎人。
14、身为一个乐天派者,他不但没有烦恼,而且总是笑脸迎人!
15、虽不如人,不影响你笑脸迎人。林夕
16、要脸更漂亮,要有爱心,慈悲心,不要发脾气,笑脸迎人,要经常帮助别人,使别人快乐。
17、病虎对刘屠狗随口挑衅抬手动刀转身又笑脸迎人的市井无赖做派并不反感,混没有一点儿身为大妖的傲气风骨。
18、欢迎人群中独不见明夷,引起一些工人兄弟的猜测,颇知内情的人说他这个月老功成不居,做了隐者,有的说他请事假外出了。
19、胖子见朱由检由刚才的笑意迎人,瞬间变成了怒目横眉,他知道眼前的这个王爷不好对付,只好坐上马车,在附近街道上赚了一圈。
20、走进校门,首先来迎接我的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坛,花坛里有许多各种各样。每天花儿们翩翩起舞,像似在欢迎人们的到来。
21、彭杰是一个胡子刮得精光的小伙子,他的面貌、声调和态度是斩钉截铁和春风迎人两种气概的完美混杂物。
22、一切有人的地方都有斗争,到处乌鸦一般黑,尔虞我诈,假面迎人,暗箭伤人,真没意思。
23、过了一段时间,我遇见律师朋友,他身边的助理变少了,也没有那种像阿雅一样笑脸迎人的类型。
24、迪嘉,香港艺术插画家,擅于将中国年画、民间传说人物及故事塑造出清新可爱、笑脸迎人的卡通造型,为东方传统披上一件活泼的彩衣。
25、我被雇佣的原因不是因为我有经验,而是老板娘说很喜欢我的笑容,说我看到什么人都笑脸迎人的。
26、忙处抛人闲处祝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汤显祖
27、我不能永远披着白纱,踏着花瓣,走向红毯尽处的他,当我们携手走下红毯,迎人而来的是风是雨,是风雨声中恻恻的哀鸣。——但无论如何,我已举步上路。张晓风
28、台北市长马英九曾建议,在查获*情交易的外籍嫖客时,在护照加注“嫖客”、“淫虫”等字样,并列为不受欢迎人士。
29、此岂有如是之佛乎?吾闻佛以慈悲为本,意必垂眉落眼,善气迎人,使天下可亲可爱,不欲令人畏而恶之也。
30、你分得清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吗?看人不能只看表面,你可别被他那善气迎人的外表给欺骗了。
31、中华少棒队荣获第二十三届世界少棒大赛冠军,载誉返回,台北市闹区中华商场一带的欢迎人潮,向所仅见。
32、据1924年8月5日广州民国日报报道市内莲花井李邱氏,有女玉珍,年华双十,貌艳如花,且性情和蔼,善迎人意,故氏爱若掌珠。
33、和颜悦色和蔼可亲菩萨低眉善气迎人。
34、好在楚歌生性敦厚,一贯是善气迎人,来者不拒。
35、她是由衷欢迎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的,但在新中国成长的风风雨雨中,言慧珠的强烈个性令她永远扮演着某种“低能儿”的角色。
36、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
37、宽容自在,常常笑脸迎人,聪明机智,坚毅不屈,重情守诺,敢怒敢言。
38、巧笑迎人,文谈回话,真如解语花。
39、近年来,嘉善大力弘扬“地嘉人善、嘉言善行、善气迎人”的嘉善传统美德,把“善文化”打造成为嘉善县域文化的标志,形成嘉善特有的人文精神。
Copyright © mingxiao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杭州优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复制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请以各学校实际情况为主!内容侵权或错误投诉:841539661@qq.com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197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