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沿革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创办于1978年,前身为
宜春师专萍乡大专班。1982年8月,萍乡市人民政府决定学校定名为萍乡市教师进修学院。1982年11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萍乡教育学院,主要承担培养全市中学师资、培训在职教师等任务。1993年4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萍乡教育学院升格为萍乡高等专科学校。
二、基本情况
学校位于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萍乡安源,现有校园面积1008亩,发展规划用地1502亩。
1.学校现设置11个系(中心),开设43个专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660人,成人(夜大学)学员307人。
2.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98人,其中教授37人,副教授150人,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7.55%,具有研究生学历以上专任教师23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6.18%。专任教师中有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级骨干教师12人,1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获省政府特殊津贴,校级学科带头人17人,拥有商务英语和教育心理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3.学校现有校舍建筑面积26.75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17.7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460万元。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学校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144个。
4.学校图书馆现有馆藏纸质图书86万册,电子图书15万册,数据库2个。
三、办学成就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追求卓越、求实创新、科学发展”的办学思路,以就业为导向,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为基础,调整完善专业设置,重点建设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学校现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学教育和商务英语3个省级特色专业;有应用电子技术、材料工程技术、工程造价、体育教育、商务英语、语文教育、文秘等7个省级示范专业;有应用电子技术、材料工程技术、工程造价、体育教育、商务英语、语文教育、文秘、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子商务、经济管理、数学教育等11个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学校十分重视课程体系的建设,形成了以专业必修课、公共必修课为主、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为辅的课程体系。现有教育学、英语精读、心理学、数据库原理、现代企业管理等5门省级优质课程,有高等数学等22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全省教育行政部门主办的各类专业知识与制作大赛,所获奖项与层次,均居全省专科学校之首。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组建了学术委员会、高教研究与评估所;成立了“安源工运研究所”、“文廷式研究所”、“地方文化研究所”、“心理技术应用研究所”、“教育教学研究会”等多个研究机构;办有学术刊物《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近五年来,立项科研项目16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以上17项,市厅级以上91项;公开发表论文1200篇,三大索引(SCI、EI、ISTP)收录27篇,核心期刊217篇;出版著作(含主编、参编教材)86部。
学校还与湖南师大、中南民族大学、湖北大学联办了硕士学位研究生班;与湖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联办了远程本科教育;与本省的本科院校联办函授、自考本科教育。2009年元月,美国波士顿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科尔曼先生率团来访,启动了两校间国际交流与合作。
建校以来,学校已为萍乡市及周边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了4万余各类人才,学校的毕业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广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强化技能训练,取得很好的效果。
学校先后通过了全省高校校风建设十年总结大检查、党建工作评估、基础实验室评估、学生宿舍评估等,荣获“全省群众体育工作先进集体”、科技部全国“十佳优秀培训基地”、“江西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江西省高校校风建设文明单位”、“江西省高校绿化先进单位”、“江西省校务公开先进学校”、“全省国内安全保卫工作优秀单位”、“江西省普通高校先进教务处”、“江西省文明单位”、 “省规范管理活动先进集体”、“省师资培训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四、发展设想
学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立足萍乡,面向赣西,辐射全国,以文理学科为基础,着力发展工学,积极发展管理学,形成各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把学校办成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基础教育师资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教学型本科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