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族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是青海建立最早的高校和新中国建校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是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也是青海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共建的省属重点高校。建校60多年来,始终弦歌未绝、办学不辍,经历了初创期、建设期、改革发展期、跨越期等几个阶段,为青海的政权建设、民主改革、经济发展、社会文化事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建校以来,经过几代人的奋斗,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现设有15个学院、5个直属教学系部,学科专业设置涵盖文学、理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医学、工学等门类。与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拥有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2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和 51个本科专业,有8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20个省部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有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34门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重点建设课程,拥有民族研究所、青海省法学研究所、青海省旅游文化研究所、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青海省应用数学研究所、青海省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研究所、青海省语言与民俗研究所、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8个省级科研机构和藏学研究中心等15个校级科研机构。目前共有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36个民族的学生12746名在校学习,其中硕士研究生1000名。截止目前,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7万余名各民族合格人才。
学校拥有一批治学严谨、德高学富的教授和一批富于创新精神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全校有1165 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70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6名、省级专家7名、博士生导师3名、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2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教授、研究员194名,副教授、副研究员296名,全校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34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48.3%。目前,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37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189项。近5年以来,全校教师共发表论文3252篇,出版著作、教材159部,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100多项。近5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立项总数以及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获奖数、获奖档次位居全省各单位之首。在两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评奖中获奖9项,成为除
北京地区以外获奖成果最多的单位。
青海民族大学占地面积1107亩,建筑面积41.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16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517.47 万元;图书总数119.4万余册,汉、藏文四个版本的大藏经4套;编辑出版《青海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综合教育科学版、藏文版)和《青海民族研究》等4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其中《青海民族研究》是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类唯一的国家级核心期刊。
青海民族大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近五年来先后派出400多人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进修、攻读学位、讲学、合作研究,聘请近100名国内外知名专家作为客座教授、特邀研究员来校任教、讲学。学校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日本南山大学、法国欧亚高等管理学院、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等国外大学有合作交流协议。青海民族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外国留学生定点教育单位,先后吸引了34个国家的留学生2000多人次来校学习交流,目前有留学生185人,已成为青海民族教育、民族工作、民族关系的缩影和青海省对外开放、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目前,全校师生员工正以饱满的热情,认真贯彻落实《青海民族大学关于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行动计划(2010-2012年)》,为把学校早日建成青藏高原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学校领导 名师风采 校园风景 关于青海民族大学的评论(